首页

SM 国产论坛

时间:2025-05-24 03:58:36 作者:建设银行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22269

  中新社云南河口2月23日电 题:云南边境小城年味新 柴焙咖啡香飘中越

  作者 罗婕

  龙年春节,中越边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跨境旅游火热,南溪河公路大桥上,游人如织,河畔多家咖啡店座无虚席。

  见此情景,“Y.our”咖啡主理人马熙腾回想起过去老人们端着搪瓷口缸细饮慢啜、围坐聊天之景。“百年前,源自法国的喝咖啡习惯便沿滇越铁路从越南传入河口,一杯咖啡融入了中越民众交往的历史与故事。”

  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一直是中越经济文化交流前沿。1897年,河口县开埠通商,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沿线商贾如云,各类“舶来品”随之进入,咖啡是其中之一。

  “我们祖辈房前屋后种植咖啡树,家家户户燃起柴火,用铁锅炒制咖啡,形成河口传统柴焙咖啡工艺,所制咖啡焦香四溢,一家磨咖啡,整条巷子都闻得到。”马熙腾说,如今河口的大小商贸特产店、咖啡屋里,不但能寻到越南咖啡,还能尝到充满乡愁的云南咖啡风味。

  “柴焙咖啡工艺独特,我想把家乡的咖啡文化传承下去。”2023年,马熙腾从省会昆明回河口创业,一家咖啡文创店在南溪河公路大桥旁开张,一时吸引众多中越游客前往打卡。

2024年1月,马熙腾为在店中纪念墙前打卡拍照的越南游客修图。 罗婕 摄

  店内纪念墙布满与河口对外开放有关的词条,深受游客喜爱。马熙腾解释,通记栈、吉兴隆、正昌号、芳盛号等,是彼时河口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大商号,见证百年商埠的兴衰蜕变;而两条半、八条半等,则是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用计算距离的方式取的地名。“墙上还收录了美食、地标、节庆等词条,每个词条背后都是中越民众生活在此的共同记忆。”

  2023年1月8日,河口口岸全面恢复通关,大批越南旅游团入境中国,跨境游热度升温。面对文旅发展新机遇,“90后”女孩范氏庆玲应邀加入咖啡店,成为店长。范氏庆玲出生在越南老街的中越结合家庭,5岁前常与父母到中国生活。“这次来华发展,我提前两个月系统学中文,做足准备。”

  龙年到来,范氏庆玲度过了一个“不打烊”的春节。春节假期,河口口岸中外人员出入境达7.5万人次,河口边境游、观光游人气火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大年初三我就回店里接待游客了。”

2024年1月,越南店长范式庆玲正在冲泡越南滴漏咖啡。 罗婕 摄

  除了咖啡和文创,店里还提供旅拍体验。范氏庆玲观察到,越南游客最爱穿“新中式”服装和旗袍在滇越铁路上打卡拍照,中国游客则偏好尝鲜越南传统服饰奥黛。在这家小小的咖啡店中,她见证了中越人文相亲和从政府到民间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云南省在旅游、文体、农业等领域与越南交流合作广泛。2014年昆玉河普速铁路开通,货运能力是滇越铁路的数十倍,榴莲、马铃薯等农产品由此“直达”两国民众餐桌;双方缔结友好城市13对;多种形式的经贸、人文、体育交流活动成功举办。范氏庆玲感觉到,“我们来中国,就像到邻居家串门一样亲切。”

  天色渐暗,口岸旁华灯初上,餐厅响起越南歌手婉转的歌声,滇越铁路列车驶过,鸣笛声与歌声、欢笑声交融。结束工作,范氏庆玲在店里学习电商直播,“我计划今年开播,把越南和中国的特产卖出去,吸引更多人来河口看看。”

  看着心愿墙上贴满中文、越南语、英文书写的便利贴,范氏庆玲说,“我的新年心愿和大家一样,希望越中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人民越来越亲。”(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 才是台湾同胞真正痛恨的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现代化不仅是指实现工业化,还必须同时实现数字化。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农业强国等,还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9月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海南省气象台2024年9月4日13时13分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琼州海峡海面13时15分到20时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风力达7~9级并伴有强雷电,建议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工作。

北京延庆:无人机与智能影像结合 为马拉松跑友留下专属视频

“接下来,我们将争取推动自天津港发往俄罗斯、蒙古国、中亚地区的货物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中转、发运,建立一条绿色外贸新通道。”魏峰说。(完)

山西太原发布沙尘蓝色预警

“‘时刻准备好’的要求,让大家朝着高标准完成任务共同用力。”洛桑扎西说,“中队的向心力越来越大,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朝着‘时刻准备好’目标不断奔跑。”

第一观察|城乡基层这三件事,总书记格外关注

“赛妈妈”这个称呼,是一名5岁小患者对伊·赛尔格林的“肯定”。伊·赛尔格林说,就是这样的一次出诊经历,让她更坚定扎根草原,服务牧民。“当时看完病,他突然喊了我一句‘赛妈妈’。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